中国大学生网
首页 关于我们 实用范文 毕业论文 高校新闻 社会实践 校园文学 祝福许愿 同学网 站内搜索 会员中心 会员申请
当前位置:  大学生网首页  >>  志愿服务  >>  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托起一片蓝天

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托起一片蓝天

来源☆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宋晓英发布时间:2012-09-01点击率:2583

——“调研山东”关于红色沂蒙老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调研     

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这原本就是两个透着心酸的词汇,经过了一个暑假之后,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蒲公英实践队的每个队员心中,更是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里有一群群这样的孩子:内向,黑瘦,害怕陌生人,却听话懂事,与父母天天在一起,是他们唯一的愿望。他们让人同情,却又令人敬佩。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结束社会实践回来的大学生们,用心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为爱启程:关爱留守儿童 情暖空巢老人 我们在行动

实践队出发调研中的合影

蒲公英实践队,这是由信控学院五名研究生组成的“调研山东”实践队。这个暑假,他们走遍了红色沂蒙老区的沂水县,蒙阴县,沂南县,莒南县,沂南县五个地方,跟随一群留守儿童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说起关注留守儿童的初衷,队长宋晓英坦言是源于一系列新闻事件的发生。

2011年11月,甘肃正宁“夺命校车”惨剧折射出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一系列困境和校车监管的漏洞;2012年5月,距江西宜春市区80余公里的一个小山村,5名留守儿童溺亡,全村找不到年轻人救援;几乎同一时间,万年县一城中村发生一起火灾,熊熊大火包围老房子,一对留守小兄妹遇难……

据统计,120件失火案中,74件是由留守老人引起;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

村支书为我们开证明材料

宋晓英坦言,在看到这段资料前,她看过不少沂蒙老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报道,知道他们面临着十面潜伏的隐患!例如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而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也面临心灵和身体的双重“营养不良”。

这些情况让她感到一些心酸,也在她心里留下了一丝好奇,因为她也出生在沂蒙老区,却与这些孩子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成长经历。这样就让她有了很多疑问:“这些孩子和老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状态呢?作为大学生,是否能给与他们一些帮助呢?”她把自己的疑问跟几个同学说了,立即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大家一致决定,这个假期他们要走进留守儿童中,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留守儿童和孤儿带去一份关怀。

孩子的愿望:希望能跟爸爸妈妈一直在一起

“情暖沂蒙老区 传承沂蒙精神”签名活动

实践队在准备充分之后就出发了,为了给调研增添乐趣,实践队还特设了财政部长、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各队员分工明确。

“一切正如我们在资料里看到的,留守儿童们过的,是令人同情的生活。崎岖的山路,土筑的小屋,黑瘦的身影和充满好奇又畏惧的眼神,让我们久久难忘。”一名队员告诉记者。“最初接近这群孩子时,很明显地感觉到了他们的排斥感,我们让他们做问卷时,他们纷纷拒绝了,被告之不需要留下名字时,他们才接过问卷和笔,跑到离我们远一点的地方填写。”得之可以在问卷反面写上自己的愿望时,孩子们显的特别开心,晚上收队回去,队员们争先翻看这些孩子们的愿望,看完之后却都沉默了。原来,他们的心愿,不是要书包娃娃或者MP3,他们仅仅是希望父母多陪陪自己,希望父母能够关心自己。他们用最稚嫩的笔迹书写着对父母的爱和对爱的渴望,毫不张扬,却足以让人泪流满面。

实践队队员给留守儿童做问卷调查

特别引起队员们注意的是,有些孩子歪歪扭扭的写着“爸爸不要看见我不听话就打我”。为了让这些在外忙碌的父母更多的了解如何正确教育孩子,队员们发放了《给孩子家长的一封信》,针对孩子的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健康、平时交流与教育方式以及重视孩子的就医等方面对父母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一起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实践队与留守儿童合影

每走到一个地方,队员们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先与孩子们熟悉起来,然后就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最多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是笑,不喜欢说话;小小年纪,已经把照顾家人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常常只跟同类人一起玩耍,因为父母都不在身边,所以他们有共同语言。”这是队员们在与留守儿童们接触时最大的感受。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不像正常的孩子一样美好缤纷,只有真正和他们成为朋友,陪他们生活玩乐的时候,这些问题才会暴露出来。

老人的愿望:只要孩子们过得好就行

调查空巢老人

实践队为空巢老人特别准备了一份问卷,而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项:您对子女最期待的是什么?调研中,常常在队员还没有念出选项的时候,老人们就脱口而出,希望他们自己能过的好就行,平平安安就行。开始的时候,队员还会问上一句,您不希望他们常回来看看或者给您些钱吗?他们总是笑着叹口气,然后说,他们在外边工作也很忙很累,只要他们过的好就行。

一名队员介绍说,实践队调研的其中一个小村子叫丁家旺,这个村子里只能看见少数年轻父母留在家中。崎岖的山路,层层叠叠的耕田,路途中就看见无数帮忙耕作的黄牛——这些勤劳的人民至今仍只能使用最原始的耕作方法,还时而遇到让队员们惊讶的叮咚山泉。还没有到达村里,队员们就隐约明白了这些年轻父母背井离乡的原因。村民们说,由于土质较差且难以灌溉,村子里基本都是靠天吃饭,因此几乎所有村民都出去打工,村子里就剩下孩子和老人。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监管就交给了这些老人。这些老人们,有的已年近六十,却还是要赶着十几里山路送孩子上学。村民们说,以前附近有个学校,还好一些,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被取缔了,所以现在每家每户都要送孩子到十几里外的学校,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毕业,一送就是六七年……“我们已经年纪大了,腿脚不那么利索了,可是又能怎么办呢?电视上这几年一直关注学生的校车安全,他们怎么不来关注这些没校车的孩子呢?”一位老人如此感叹。

关注红色沂蒙:情暖革命老区 传承沂蒙精神

老战士为实践队讲述抗日故事

为了纪念共青团建团九十周年,实践队还进行了走访慰问活动,了解抗日革命老战士的感人事迹和当地的政策关怀,关注沂蒙红嫂生活状况,在实践中感受沂蒙精神。

据了解,实践队以“情暖革命老区,传承沂蒙精神”为主题实践队深入沂蒙山革命老区,走入革命圣地,走进老区企业,走访沂蒙抗日革命老战士。抗日老战士向队员们展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的奖章,讲述当年在济南、兖州、潍坊等地的抗日故事,为实践队题词,并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队员们还一起为沂蒙红嫂收拾了房子,打扫卫生,梳头发等。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帮助这些孩子,更好的宣传沂蒙精神,队员们组织了大型的签名活动,带着条幅走过了沂蒙红区的山山水水,又将沂蒙精神和爱的呼唤播撒在校园。

离开不是结束:我们还会再来的

为实践队题词并合影

“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关心这些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队员们说。他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沂水县调研结束后,实践队走访了县团委和县妇联,了解了他们现有的针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政策,并把自己的调研结果跟他们进行了交流。实践队的指导老师孟昭刚,特别提醒学生联系当地政府,把调研结果提交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同心圆,以便志愿者们进一步在红色沂蒙老区开展义务支教、助学帮扶、物资捐献等活动。调研结束后,实践队收到了很多村寄来的感谢信,信中反复嘱咐我们,明年一定再来。

时间总是匆匆,相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感觉不到什么,但是当要分开的时候,不舍弥漫在实践队队员和每个孩子的身边。当队员们强忍泪水笑着告诉孩子们,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们的希望的时候,她们问到:“你们什么时候再来?”队员们笑笑说:“很快的,因为,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好!欢迎您欣赏这篇文章,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很美或很有用,请点击以上按钮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