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
首页 关于我们 实用范文 毕业论文 高校新闻 社会实践 校园文学 祝福许愿 同学网 站内搜索 会员中心 会员申请
当前位置:  大学生网首页  >>  人物解读  >>  走进屈原

走进屈原

来源☆作者:山东大学 文/寇展发布时间:2015-07-14点击率:11418

——我认识的屈原

本学期我选了传统文学修养这门课,老师生动的讲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学相关的内容,比如 《红楼梦》、《论语》、《金瓶梅》、孔子、屈原等等,对我的学习有了很大帮助,也使我对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最使我受益匪浅的是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了各种关于屈原的知识,还有关于那个年代的故事,使我对屈原这位伟人产生了崇高的敬意。所以今天我想谈谈自己对屈原的一些浅见。

首先对屈原的简单介绍。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屈原的一生坎坷波折,但是他以个体生命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的荣耀和精神上的榜样。

接下来,重点谈谈屈原的精神。屈原,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他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因此走进屈原最重要的是要走进他的精神,深刻体会他的品质。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屈原和他的作品:“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诗仙李白对屈原有这样的评价:“屈平词赋悬日月”,苏东坡也自叹道:“吾生平所学而不能企及万一者,屈平一人而已”。闻一多先生说:“最使屈原成为人民热爱与崇敬的对象,是他的行义,不仅仅是他的文采。”无数的中外名人对屈原有很高的评价,对屈原的精神推崇之致。 

根据我所学的知识和传统文学修养课上老师所讲的内容,我将屈原精神归纳了四点:

(一)爱国主义

从他名作《离骚》中的诗句进行分析,他的爱国不仅表现在同情人民,热爱人民,还表现在他深厚的眷念祖国之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从中可以看出他爱国忧民的精神品格。即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所想的依然是人民,屈原“美政”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很清晰的表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对祖国和人民一片赤诚,这种情深无限的博爱和慈悲情怀,充分表现在他对故土文化的热爱,对振兴国家责任的精神情感上。楚国远离中原,长期受中原各国歧视,楚国甚至被视为野蛮落后的部族。长期遭受歧视和屈辱的地位,这激起了楚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无形中强化了楚人特殊的民族情感。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春秋初期,一直延续到楚国强大。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在歧视和屈辱中保留了下来。近代中国,有着和当时楚国相类似的状况,我们同样饱受西方列强的歧视和侮辱,包括屈原精神在内的中华民族传统精髓,就成了我们能屡屡战胜自然灾害以及在外侮内乱中始终挺立不屈的精神源泉。

(二)求索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种持之以恒的求索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人。他不仅敢问路在何方,而且敢问天在何处,对治国安邦、屈原求索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敢于牺牲的精神。他具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大无畏精神,理想破灭,精神不死,最后以死作出求索宣言。

(三)尚美理想

追求真善美,是人类进步的动能,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屈原是一位尚美的大使,是一位有着理想抱负的士大夫,在政治上,他追求美政,在人格上,他追求美德,在文学上,他追求美神。他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他主张任人唯贤,他在讲到贤臣时,往往用忠贞、忠诚、忠信这些语辞。屈原就是在忠君爱国思想的支配下,敢于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低头,古代贤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现。

(四)修身品格

这是屈原精神的闪光点,他将修身提升到关乎国家兴亡的高度。在屈原看来,修身是治国的前提。屈原以实践真理为己任,对现实政治和社会抱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忱,即使遭受挫折也从未放弃过自己对理想的追求。由于时代的局限,屈原壮志未酬,投江汨罗。这是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矛盾冲突的结果。他的做法,表达了他不愿离开故土的爱国情怀,这也是他在千百年来一直得到中国人民热爱和尊重的原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屈原的形象不断被后人诠释和完善,成为历代士人修身的楷模。龚自珍诗曰:“屈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由此可见,屈原已经成为爱国爱民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国家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影响了后代无数爱国志士。他认为自己治理国家将会“上能安君,下能养民;他崇拜自己的伟大人格,认定自己是真善美的化身。因为屈原有着这样一种精英意识,才使得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怀有一种常人所没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希望能够作出一番名垂青史、泽被古今的伟大事业。但是屈原生不逢时,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他生在了战国末期的楚国。在他的面前,始终存在着一个强大的对立面。他们在楚王面前不断进谗,离间君臣。于是,一个痛苦的抉择摆在了屈原面前,要么“与世推移”,“随其流而扬其波”,与世俗世界同流合污,要么葬身江鱼之腹。毕竟,屈原对自我实现和自我人格完善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他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即便它已经成为无法实现的渺渺云烟。

屈原的精神是伟大的,他作为一个文人与政客的结合,既有爱国爱民的美政又有高尚修身品格和尚美德理想,使他总是显得那么神圣而又凛然不可侵犯,这也是人们尊崇、敬仰和纪念他的缘由。他生活在战国时期楚国由盛到衰的重要转折时期,他以诗人所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脉搏,预感到大厦将倾。出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出于对楚王的一片忠心,出于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他始之以政治改革的呐喊,继之以悱恻缠绵的哀吟,最后自沉汨罗,以生命来殉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屈原虽然坠入汨罗江,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每当端午的时候人们总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纪念屈原,比如粽子、龙舟等等,人们纪念的不仅仅是屈原本人,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他留给后人的伟大精神。

最后对于屈原的精神,我想谈谈在如今的社会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和发扬屈原的精神。分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首先在大的层面上即国家层面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搞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此时我们必须不断开拓进去,锐利进取,这就学要我们学习屈原的上下求索精神,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另外,尽管我国当前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改善,但无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挑战,还是社会矛盾凸显带来的新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屈原的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阔步前行。

第二个方面,从小的层面即每个国民的层面上来说。第一,要学习屈原的独善其身,不同流合污的品质,每个官员都应该做到为国为民,每个国民都要做到弘扬正气,坚持真理,不惧邪恶。另外,我们要学习屈原的尚高理想的精神,每个国民,特别是向我们一样的大学生,必须怀着崇高的理想不断进取,努力建设国家。

最后我想说,屈原,是一位极其伟大的诗人,他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他是我们民族的伟人,世界的伟人,一位真正大写的人。他的精神,像岸边的灯塔,透过2200多年时间的尘埃,仍然照耀着世人,指引着世人。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好!欢迎您欣赏这篇文章,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很美或很有用,请点击以上按钮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