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
首页 关于我们 实用范文 毕业论文 高校新闻 社会实践 校园文学 祝福许愿 同学网 站内搜索 会员中心 会员申请
当前位置:  大学生网首页  >>  古今文化  >>  吕韵悠扬——东营市吕剧文化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吕韵悠扬——东营市吕剧文化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来源☆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吕之韵”社会实践队 王艳昭发布时间:2012-09-17点击率:5174

吕韵悠扬

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全国八大戏曲种类之一,其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性,是我国戏曲艺术园地中一朵散发着浓郁泥土芬芳的绚丽之花。吕剧,曾名“化妆扬琴”“琴戏”等,在山东临沂、济阳一带也被称为“迷戏”,在胶东又叫“蹦蹦戏”,他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但是,随着流行歌曲,港台、日韩文化的充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吕剧的了解正在日渐减少,吕剧虽然是我们家乡的传统剧种,但是很多人对此却浑然不知,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认真保护好吕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得以发扬光大,不致被文明的发展所淹没!随着2008年吕剧被收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发展、传承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吕剧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山东地方戏曲研究的重要范畴。

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委组建的“吕之韵”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今年暑假我跟随“吕之韵”对吕剧文化进行了调研。我实践队以“泱泱齐文化,脉脉吕乡情”为调研口号,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发扬齐鲁戏剧魅力”为宗旨,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教诲,深入吕剧的发祥地——东营市牛庄镇展开了为期一周的社会调研,通过深入基层、拜访民间艺人、参观吕剧展览厅、采访政府领导、观看民间艺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吕剧在新时期的发展形成了初步的了解,在采访过程中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对吕剧的发展前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而不可否认吕剧在现实的发展中仍然暴露了众多的问题:

而其中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问题。因为一个剧种,它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演员的演绎上,倘若剧团失去了表演者就如同军队里失去了士兵或者士兵手中失去了武器,是没有生命的。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吕剧的表演者主要以年过半百的老艺人或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为主,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广大群体却是吕剧发展的盲区,直接导致了吕剧人才发展的断层;其次,优秀剧本的稀缺同样制约着吕剧的发展,在当今的吕剧发展中,相当一部分剧本仍然是吕剧形成初期的剧本,题材老旧难以适应新时期人民的文化审美需求,而剧本创作人才又是极其的缺乏。众所周知,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必须建立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基础之上,同样如此一曲完美的戏曲节目也需要优秀文学剧本的支撑,这样戏曲节目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染力与影响力,而当下的问题正是优秀剧本的稀缺严重影响了吕剧的进一步发展;此外,经过调研我们不得不揭露一个现实的问题——资金问题。据了解,当今吕剧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撑,独立生存的能力几乎为零,这种现状使得吕剧生命力极其脆弱,一旦资金供应链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吕剧的生死存亡,如此脆弱的生命着实令人担忧。除此之外,吕剧在题材内容、戏曲语言、唱腔以及受众范围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亟待解决。

由此看来,吕剧的发展确实受到了来自不同层面的威胁,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吕剧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将被长期埋没于泥土,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之中。结合吕剧自身的特点以及当地的文化政策,我实践队经讨论认为在新时期将吕剧发扬光大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所谓“内”指国家政策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外”指吕剧自身的不断完善,相信只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吕剧的情景将是辉煌的。

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政策的支持是吕剧发展的根本前提,目前吕剧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足见国家对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视,目前进一步的发展已被提交人大预案,我们期待新的政策出台来促进吕剧的弘扬与传播。针对吕剧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局面,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开展吕剧进课堂项目,从中小学阶段即培养孩子对吕剧的热情,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发掘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对于那些有天赋的孩子将送省里或国家重点院校进行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这些新一代年轻艺术人才学成归来后,吕剧将呈现一个全新的面貌。

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代表性传承人”的东营区牛庄镇大杜村民间艺人杜瑞杰,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吕剧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工作,成了名符其实的戏迷。用他老伴张岚的话说:“他饭可以不吃,地可以不种,觉可以少睡,但对戏一天不唱,对他教的那帮小徒弟们一天不去说戏,就能憋出毛病来。”正是靠着这股对吕剧的痴劲、迷劲,他真的搞出了一番成果。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通过跟有关部门协调关系,由自己担任义务兼职教师,采取吕剧进校园、进课堂,利用星期天、节假日、暑期办培训班的办法,努力给学生们传授吕剧知识,培养孩子们的演唱兴趣。每次上课前,他都非常用心备课,生怕因为自己文化基础差而使孩子们听不明白。他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吕剧发源地舞台演艺人才的成长成才倾注了一腔热血。用杜瑞杰的话说,吕剧发源地是块金字招牌,牛庄镇作为山东省文化厅和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吕剧文化艺术之乡”,大杜社区又是“山东省吕剧院实践基地”、“山东省吕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如果把自己的庄户剧团班底搞得技艺平庸,松皮懈骨,那不是给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吕剧这块响当当、硬邦邦的金色招牌抹了黑么。基于这一认识,他在传承、发展、繁荣吕剧工作中倾尽心血,丝毫不敢懈怠。他教的学生出徒后走上舞台,大都功夫扎实,戏路也比较宽泛,基本能比较精准地理解和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自己丰富的艺术手段把人物塑造得贴近生活。其16岁的女弟子王梦惠,虽然年龄不大,但表演起来却细腻入微,台风、身段大方飘逸,行腔巧丽婉转。她别树一帜的舞台戏,一上场就能给人一种臻于化境的自然之美,使观众看得如醉如痴。他年仅15岁的得意门生杜凯强,文武兼擅,唱念有准,嗓音苍劲、沙朗。在台上,一出《马大宝喝醉了酒》,那一招一式,其精妙的艺术创新简直令观众耳目一新。

此外针对目前人才、剧本资源短缺的现状,东营市政府正在筹划建立一个集表演人才、剧本创作人才、作品传播与推广人才于一体的吕剧文化产业园,园区以吕剧文化、民俗文化为核心,以黄河风情民居建设为依托,以文化旅游、民俗艺术、剧目展演、休闲娱乐、新村社区为载体,充分挖掘,彰显吕剧文化元素,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新颖创意展示吕剧文化的精髓,并将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开发和市场运营、新农村建设、民生改善相结合,打造集文化、风俗、建筑、旅游等为一体的省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园区初步规划五个功能区,即吕剧文化展演区、民俗文化展示区、黄河口风情观赏区、休闲娱乐体验区、风情民居区;在舆论宣传方面目前较为流行的方式当属影视形式,尤其是近年来一系列戏剧题材电影的成功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当然也可以拍摄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反映吕剧艰辛的发展历程,唤醒大众对吕剧的关注与了解,这样一方面扩大了吕剧的影响力,一方面则为吕剧独立生存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政府开明的文化政策为吕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必将激发吕剧艺人的热情与激情。在新时期吕剧还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时代鲜活的因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剧本创作、唱腔、戏曲语言、题材内容方面不断吸收借鉴其他剧种的优良特色做到为我所用。针对快餐文化充斥社会的现状,吕剧还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做出不同的调整,最终使吕剧受到普遍的接受,为人民群众带来美的享受。此外,吕剧还要成为维系村民之间情感的纽带,因为吕剧的排练表演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村民的关系改善了也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可见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多方面的。

在新时期将吕剧发扬光大,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只有改革才会让吕剧与时俱进充满新鲜活力,然而不得不指出改革还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如果单纯为了适应时代需求而放弃了吕剧的精神内核,那就事与愿违了;同样,在吸收借鉴其他剧中的特色时,也必须坚守自己的风格底线,因为吸收借鉴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若不然,吕剧将被改得面目全非。因此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来不得半点粗心大意与急躁冒进,必须有步骤、有计划的来完成。

纵观吕剧发展的艰辛历程,我们不得不对历代吕剧艺人表示崇高的敬意,是他们在艰苦的岁月里口耳相传、艰苦奋斗,将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交到我们手中。从此,我们将担负起振兴吕剧的重任,相信在艺人的不断努力、群众的热情拥护、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吕剧——这朵苦难中崛起的奇葩定将重绽光彩,香飘四海。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好!欢迎您欣赏这篇文章,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很美或很有用,请点击以上按钮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