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
首页 关于我们 实用范文 毕业论文 高校新闻 社会实践 校园文学 祝福许愿 同学网 站内搜索 会员中心 会员申请
当前位置:  大学生网首页  >>  高校快讯  >>  大学生职业化“选择好”不如“学好”与“做好”

大学生职业化“选择好”不如“学好”与“做好”

来源☆作者:冰儿发布时间:2011-03-12点击率:1437

简 介

谢耘,神州数码集团CTO,神州数码工程院院长。1981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先后获得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参加工作以后,先后在国防电子、家庭个人消费信息电子,以及大型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从事产品研发、技术管理、企业经营以及资本运作等工作。工作过的单位有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外企以及上市公司等。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著有面向在校学生及刚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的《我的职场十年》和《成长——从校园到职场》两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职业化,这个企业员工职业素质的评定标准,已渐渐与大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影响着他们的求职和发展。那么,要想在今后的职业道路上有一个好的发展,步入职场前,大学生应该要为自身的职业化做好哪些准备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神州数码集团CTO谢耘。身为清华大学职业生涯教练、开复学生网成长顾问的他,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为我们带来了独到的见解和可行的建议。

Q:在校大学生应该为职业化做哪些准备?

A:好好读书,这是最重要的,读好书后再去谈别的。

谢耘认为,在校大学生最应该做好的事情就是把书读好,而不是其他的事情。他说,人在不同的阶段应该做不同的事情,学生首先应该把书读好。因为真正读书的机会只有在学校里才有,你毕业后,就没有人再教你读书,你也再没有足够的闲余时间去读书。如果书读不好,那会是一辈子的事。实践经验对于大学生来讲似乎很难得,但是参加工作之后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实践工作,而并不在于你大学时出去打的几份零工。“不同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在招人时首先看的就是学习成绩。如果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那肯定有问题。我个人认为读好书,这是一个前提条件,读好书后再去谈别的,实习也好,找女朋友也好,都可以。”

谢耘认为学习不能太急功近利。不管是哪个年代,作为学生总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学的这些课程有用吗?有些学生因为怀疑所学课程的作用,而在学习上不用功。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很多知识都可能要过了很多年后才知道它在发生什么作用,有些知识也许真的没有用,但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对人的一个很好锻炼。比如理工科的课程很枯燥,但是恰恰是这些枯燥的课程对于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毅力等的培养很有好处,这些都是走上职场前的素质准备,对于今后的发展有很大意义。

Q:大学里职业规划重不重要?

A:人生路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点一点走出来的。

谈到大学里的职业规划,谢耘引用了原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例子。周光召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1957年被派到苏联留学,进行理论物理的研究。1961年,他中断研究奉召回国造原子弹。当时导师非常不同意他回国,认为他如果继续研究将会成为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家。但是他为了国家还是回来了,并为中国原子弹的爆炸做出了很大贡献。改革开放后,他重返理论物理研究领域,1980年应邀去美国做访问学者,又开始了物理学前沿的研究。就在他自己和大家都认为很有希望做出成就的时候,再次服从国家的安排回国,承担起科学院的管理工作。后来他升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为了国家的领导人。谢耘说,周光召的人生路,不是他自己所规划出来的,但是他同样是成功的。而大部分人的人生都会是这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选择,不断地调整。

谢耘认为,在大学里对于将来的职业,可以有一个粗线条的想法,比如是做管理还是做技术,但是不能规划得太具体,对于以后具体要从事哪项工作,最好还是等到走上工作岗位后综合考量一下实际情况再来决定。因为一方面你想做的、你觉得自己适合做的工作,未必你真能做,没有经过实践,是无法真正认清的;另一方面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你能得到什么机会,并不完全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我们只能在现实情况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找一份自己更喜欢、更适合自己做的工作。所以具体的职业定位通常是在工作多年后逐渐清晰起来的。不顾客观条件,光凭主观的一厢情愿而定的规划是没有意义的。

Q: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对于职业路径的发展是否影响很大?

A:慎重选择永远都没有错,但是选错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一个人不能没有追求,但是也不能太死板。走上社会后,如果现实与你之前设想的不一样,你也不要气馁,而是要适时地去调整,不是你年轻时想做什么,你这一辈子就一定要做成这样的。”谢耘认为,人生会有很多变化,很少有人一开始工作就碰到这一辈子都适合自己做的事,大家不应该把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看得太重。

他说:“其实每个企业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收获。比如我,刚工作那几年换了很多企业,后来到了联想,我在联想之所以能很快做出成绩,与我开始工作过的几个企业有很大关系,尽管那几个企业都不是很好,我工作的时间也都很短,但是却给了我很独特的经验,对我这一生的帮助非常大。所以选择的好坏是相对的。选择的确应该慎重,但比选择本身更重要的是你选择后怎么去做,用什么态度去做。不管你是处在一个好的公司还是在一个不太如意的公司,只要你好好去做事,你都会有很独特的收获。”

Q:80后、90后大学生应如何协调个性与职业的关系?

A: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其实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很有个性。

谢耘说,他并不觉得80后、90后有多特别,作为年轻人自然具有这一年龄段的特性,其实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很有个性,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所谓的个性主要是心态方面的问题,谢耘认为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避免“太自我、太固执于自己的知识,太情绪化”。

学生在学校时本质上就是个体户,自己努力就能学好,与别人关系不大。但是走上社会,大家走到一起,有彼此之间的合作,免不了有冲突。这时怎么去面对?这时就要学会转变,把心放宽。在工作中被分配了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撂挑子。真正能干大事的人,通常都是大事小事都能干的人。因为职场是一个公共的舞台,有你唱主角的时候,也有你跑龙套的时候,如果在你跑龙套的时候你不好好跑,那么你唱主角时,也没有人愿意给你跑龙套。谢耘说:“自尊心强、爱面子,是小知识分子比较容易有的一个习惯。我希望大家走上社会后不要太自我,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凡事多从大处着眼,多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这样能更快地适应社会。”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袁朗对许三多说过一句话:不要随便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说没有意义。知识总是有局限的,当现实工作与知识发生冲突时,不要认为你的知识一定是正确的,要有一个实践的态度,要知道很多事情只有通过实践才会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不要以为凭借自己的逻辑演绎和猜想就能够看明白这个世界,要完成一个从书本学习到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转变。”

年轻人自制力比较差,容易情绪化,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所以谢耘特别建议大学毕业生在初入职场时要学会克服自己的情绪,在这方面功夫下得越大,对职场适应就会越快。他说:“有些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工作挑剔、和同事吵架、冲动地辞职……其实最后对自己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历史上但凡能成大事的人,都很有个性,但是他们的个性表现在执着地追求人生的目标上,而不是纠缠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而有些自认为有个性的年轻朋友,其所谓的个性常常只是表现在无足轻重的小事情上、眼前的局部利益上,遇到大事,在人生大的目标上,反倒没有了主意,只会随波逐流。我们不要简单地把个性单独拿出来看,抽象地去谈一些概念通常是没有意义的,而要结合一些具体事情来理解,要知道在什么事情上该坚持,在什么事情上该放下。”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好!欢迎您欣赏这篇文章,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很美或很有用,请点击以上按钮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吧!